雨花台区“文明村”——高家库村

 

  高家库村隶属雨花台区铁心桥镇,位于古都南京的南郊。东南与江宁开发区接壤,西与江宁周村交界,北靠定坊村。全村总人口1365人,总面积12平方公里,属丘陵地区。这里青山、碧水、绿树环抱村庄,竹林相映水面,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名胜云集,著名的牛首山风景区、龙泉寺风景区等座落其中。

    高家库村投资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宁丹公路自北向南穿腹而过,距中华门仅6公里,紧靠江宁开发区;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通讯便捷。适合旅游业,高附加值种、养殖业的开发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一起抓,全村面貌迅速变化,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1996年就实现了“小康村”,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去年该村实现社会总产值2.14亿元,利税1778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68元。

  “农业创出特色、工业抓住龙头、三产重点发展”是该村近几年拟就的经济发展思路。“农业创出特色”:该村逐步着手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进一步加大投入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全面推广农业新技术。近三年,累计投入350万元,建观光亭1座,抽水站3座,小农桥12座,景观路500米,机耕路3.5KM,硬质渠4800米,整治中心河1.2KM,绿化植树8000余株,建成了高标准农田800亩。基本实现了沟渠硬质化、农田林网化、农艺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的新格局。去冬今春,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精神,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今年调整种植300亩,主要种植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从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寻求到一条新途径。

    “工业抓住龙头”:南京环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是该村一家规模较大的合资企业,为增强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生产规模,早日达产达效,1997年对该企业进行了改制,使该企业当年产值就突破了5000万元,并被市计委评为“AA”企业,通过三年不断扩大规模、开发新品,去年该企业实现产值9380万元,利润80万元。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出口率98%以上。

    “三产重点发展”:根据自身条件,该村将发展的重点定位在三产发展上,主要是依靠全市最大的公墓棗普觉寺公墓的发展,带动全村旅游业的发展。1999年该村三产总产出达4300万元。今年该村又筹资近百万元开发牛首山、龙泉寺、将军山等景点,并全面启动了“南郊一日游”活动。

  经济的发展,为全村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注入了血液:

  1. 交通条件得到改善:近年来,为解决村民行路难,累计投入300多万元,修建村民道路8KM,实现了全村道路路路相通,户户相连,路面黑色化、硬质化工程正在逐步实现。

  2. 居住条件全面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的增加,全村掀起了建房热,现90%居民建起了单门独院楼房,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中心村规划也由市规划院设计完成,正在实施之中。

  3.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该村正筹资200万元,铺设一连接镇自来水站的新管线,实现双向供水,从根本上解决水压不稳的矛盾。1999年该村投入资金30万元,对全村电网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村级用电标准化。并抓住电信杆线进村入户工程机遇,使电话杆线全部放装到队,仅去年全村安装电话就达180门。98年还投入15万元,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

  4. 社会保障得到加强:为改善村民医疗条件,去年投入10多万元建成了甲级卫生室,并为全村村民办理了统筹医疗,使村民小病不出门,大病有统筹。同时投入近40万元,为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另外,高家库村以“提高全民素质,稳定社会治安,创造良好生活环境”为目标,在全村范围内认真开展了“创三户”活动,至1999年底全村新风户、五好户、文明户达总户数95%,全村村容村貌不断改善,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1997年被评为南京市首批“卫生村”;并被区委、区政府分别授予“文明单位”和“村民自治模范村”称号;去年被区委授予“文明村”称号。

 

通讯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镇高家库村委会

电话:025-2891181

邮编:210012

法人代表:李古财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