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和行政执法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根据省统计局统计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以提升统计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着力提高统计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规范统计行政执法行为,完善统计行政执法机制,强化统计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部署。将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局巡察整改工作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统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根源,标本兼治。盐城市统计局官网转发江苏省统计局开展统计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公告,并成立盐城市提升统计行政执法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统计法治工作座谈会,坚持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和跟踪问效,推动统计行政执法与各项业务工作贯通融合、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增强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
二是全面排查,查摆问题到位。通过调研、座谈、抽查等多种形式围绕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开展全面自查自纠。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六个方面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当前防治统计造假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整治。扎实推进2024年市县联合“双随机”统计执法检查和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工作,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全程嵌入式监督统计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对统计行政执法进行“全面体检”,对统计行政执法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梳理问题线索,形成统计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清单。市本级排查问题1项,县(市、区)排查问题2项。
三是充实力量,确保整治效果。针对市本级排查的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执法人员偏少、专业能力不够全面等问题,制定全面的专项整治工作计划,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全国统计执法证资格考试,充实全市统计行政执法力量。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全市共11人通过全国统计执法证资格考试,统计执法证持证人数达到53人,执法证持证人员数量列全省第5。举办全市统计执法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对统计法律法规、统计执法程序、专业统计执法实务的培训,全面提升全市统计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四是提升质效,完善工作机制。对县(市、区)排查的2项问题,督促相关县区整治到位,目前排查的所有问题已完成整改销号。在此基础上,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执法机制,深入探索企业统计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结合,根据企业统计信用分类合理确定、动态调整统计行政执法检查比例、频次和方式。综合运用专业数据比对评估预警,建立包容审慎执法工作机制,推进不予行政处罚清单、减轻或从轻行政处罚清单合理适用,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包容、事后提升,助力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