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苏省统计局网站 首     页 活动动态 征文作品 书画美术  
勤耕耘、办实事、求奉献、淡名利(金勤德)
加载时间:2022-06-20 14:03:20

——我在省统计局60年的统计生涯

 

省统计局 金勤德


 

  2013年2月12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它是省统计局建局60周年华诞。数十年,我亲历统计工作的发展变化,欣慰的是,我为统计事业的发展尽到了努力,有过微薄贡献,画了一个不十分圆满的句号。
  起伏之路
  我省统计工作路不平坦。几十年来几经风雨,历经磨难,起伏很大,大致可分五段:
  一是建国初期,1949—1957年,由于西方对我全面打压,经济封锁,我们只能一边倒,向苏联学习,统计工作全面引进,报表制度成套进口,但这几年,正是“一五”时期(1953—1957)经济恢复发展很快,统计工作进展顺利,可称为“初兴时期”。
  二是“二五时期”前三年1958年—1960年,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左的路线指引下,浮夸风、高指标盛行,致使重要的统计数字严重失实,出现了粮食亩产几万斤、一个晚上办厂几万个等违反常理的荒唐数字。废除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报表制度,建立了不切实际的办厂进度报表,大炼钢铁生产日报等,随后又遇经济困难,统计工作损失很大,这三年可称“挫折时期”。
  三是1961—1965年,随着党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经济形势有了根本好转,重新发挥了统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对大跃进、浮夸风、高指标所造成的工农业生产重要数据进行自下而上的核实调整,同时,清理了繁琐的统计报表,加强了统计机构,改进了统计方法,除搞好全面统计外,加强抽样调查,国家成立农产量抽样调查总队,省有分队,人头、经费、业务垂直管理。省的抽样数字,直报总队,在源头上防止了粮食产量的浮夸。故这几年,统计工作可称为“再兴时期”。
  四是“文革”十年,1966年开始的“文革”运动,统计工作遭受了严重灾难。主要是:(1)工作中断。1967年起统计机构停止运转,全国统计工作处于完全停滞状态。(2)机构全部撤销。1968年,搞所谓的“斗、批、改”,所有政府机构全部撤销,统计机构也难免其难。(3)统计人员全部去“五七”干校。国家统计局只留一个看守的小班子,100多人的江苏省统计局只留一人在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计划组搞统计。(4)统计报表全部废除。国家统计局从1967年开始就不再对各省布置统计工作,报表自动废除。(5)资料散失严重。由于无人管理,原来相当保密的统计资料,一度随便堆放,有的不知去向。(6)统计专业人才严重流失。由于下去“斗、批、改”,后来又下放农村,统计人才随便安置,故流失严重。这一时期可称“动乱时期”,统计工作严重夭折。
  五是1976年“文革”动乱结束后,统计工作在恢复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统计工作发展更快。这三十多年是统计工作最兴旺的年代,可称为“黄金发展期”。
  回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这样认为,统计工作的发展总与大气候、大环境息息相关,政治气候好,经济形势好,统计工作发展也快,反之,就受挫折。

  逆境炼人
  “文革”时期,由于只有一人在省计划组搞统计,其他去了“五七”干校,军代表要我把统计抓起来,我自感年轻,阅历不深,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如何挑担,压力很大,寝食不安,怎么办?
  1、谋起步。全省统计工作已中断二年,国家统计局已不存在,下情也不明,统计报表已全部废除,左邻右省亦无法联系,无经可取,只能自己动脑子,尽力而为。首先是摸情况,单枪匹马将全省七专七市和四个专辖市加每个专署各来一个县,分三片开会,通过开会,做到了心中基本有数。
  2、通渠道。机器要动,首先有人,故通过电话,要求各专市革委会计划组迅速配一名统计人员(当时省里不准发文),凡是没有落实好的,就下去催,迟迟不配的,请计划组领导出面催促,经一段时期的工作,各专市县基本上都配了人,渠道渐畅通。
  3、下任务。人员落实后,向各地布置了统计报表制度,内容包括工业、农业、基本建设、商业等主要指标,并要求迅速下达至各基层统计单位,由于采取以表促人、以人促转的方法,全省统计工作逐步展开。
  4、促提高。由于各地统计人员新手居多,必须尽快提高业务,采取了以会代训、短会短训的方法,一年开好三个会,即年定报布置会、年报资料会审会、年中情况交流会。由于一人唱“独脚戏”,只能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学,书本上学,跑档案馆把统计局撤销前移交的资料翻个遍,用“现买现卖”的方法,将各项统计指标解释、业务问题解答等拿回来,开会时向与会者讲解,对大家所提问题进行解答。每次会议三到五天,人数在30—40人左右。我既是会议的组织者,主持者、讲话者、生活安排者,单枪匹马,会后总感身心疲乏,好在年轻挺过来了。省生产指挥组领导对我很放手,工作上相当支持我,一般有求必应,我也尽心、尽力、尽责。
  5、快出数。每月上中旬是最紧张的时刻,分秒必争,3日各地电话上报工业生产情况,包括工业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尽管指标简单,但只有一把算盘、一支笔,5日清早上班前,要把上月生产情况送到领导办公室,当时连计算器都没有一台,数百个百分比都靠算盘打出来,通宵加班是家常便饭。忙完工业,忙基本建设,7日清晨送到领导办公室。8日忙大中型建设项目完成情况,然后忙商品零售额和主要商品购销调存数字,15日前将上月完成情况打印成册后,送到省革委会和四大组领导(办事组、生产组、政工组、政法组)。现在回想,当时怎么闯过来的,有些惊讶。主要是使命感、事业感、责任感激励着我,出门的数字必须万无一失,在我任职期间,没有发现统计数字有问题。
  6、防散失。为弥补“文革”中的资料缺口,1970年开始,汇编几年来江苏省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除完成日常工作外,还去有关方面搜集工业产品能力,商品购销调存、交通、文教等资料,它的汇编成册,真是忙得日以继夜,却非易事,这是“文革”以来汇编的第一本统计资料。印刷完成后,送至省革委会领导,四大组、省级主管部门及各专、市领导,很受欢迎,并获好评多次加印。
  1970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统计工作不能取消,统计机构还是要有,基本统计还是要搞,但不能搞繁琐哲学”的指示精神,国家计委统计组正式成立,附设在国家计委计划组内,组长由计划组长兼任。于1971年秋天召开了“文革”中第一次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各省市都有代表团,江苏由我负责,南京、常州、镇江专署,泰州市和沛县等六人与会。会议开了20多天,由国家计委付主任袁宝华同志主持,国务院副总理兼计委主任余秋里同志到会讲话,会议同时布置了1971年年报和1972年定报制度,中断四年多的全国统计工作从此开始启动。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召开前夕,省生产指挥组决定从劳动工资摊子上调一人给统计,并在全国会议后,又从“省五七干校”调进4人,从工厂调进2人,从此,统计有了一个小摊子。

  力求奉献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亲历其境。在我省统计工作重建、恢复、发展和再发展过程中,尽了微薄之力,有许多感受和体会。
  1、“文革”中,江苏统计工作启动较早
  1971年国家计委统计组成立后,李林书副组长(后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孙竞新(后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肖为民同志(后为物资司长)来我省考察了解,由我全程陪同去苏南、苏北开了几个座谈会,检查了一些基层单位。回宁后与省领导会面,对我省只有一个人搞统计,但机器在转、报表在报、基层有人,表示充分肯定,特别在全国统计工作中断时间,江苏启动较早,给予好评和赞赏。
此后不久,统计组李成瑞副组长(后为国家统计局局长)和于广沛同志(后为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亦先后来江苏调查了解。
  2、江苏率先提出粮食亩产“上纲要”的计算方法
  1970年省革委会提出要粮食“上纲要”的县市和公社进度数,具体由计划组负责,任务落在统计头上,我深感棘手,自党中央制定“农业上纲要”的规定后,因“文化大革命”等原因,国务院有关部委从未提出过统一的计算方法,我当即“单枪匹马”下去调查学习,然后提出按夏粮单产和秋粮单产等三种方法,经与搞农业计划和农业部门研究,确定按夏加秋单产计算,并分长江以南和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及淮河以北三个不同地区标准计算。此法得到国家计委统计组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肯定。
  3、解决了钢材库存与国家利库指标的矛盾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分配给各地钢材都要扣除利库指标,年末库存越大,利库数就越多,实际分配就少。我省钢材库存较大,分配就吃亏,领导和搞计划的同志多次向我提过,要想办法。我就下去查库存大的原因,主要是省外来料加工占了一定比例,故决定在钢材中增设省外来料加工库存,并从基层起报,它既不违反统计原则,也解决了实际问题,很受领导赞赏。
  4、解决了自留地产量要否上报问题
  多年来自留地产量的上报一直是个难题,按统计规定,凡社会产量必须包括,从地方而言,这部分产量无法调运,如包括调出就多,计划组领导也找我谈过,要处理好。我本着不                                                                                                                                                                                                                违反统计制度的原则,确定将自留地产量在表外附报.此法得到省领导的认可,国家计委统计组也同意这样做。
  5、认真解决了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计划考核问题
  在生产指挥组多年,深感统计一定要适应实际需要,如金属切削机床,我省产量很大,但计划内产量调不动,领导要统计查一下,我当晚就与各地联系,要他们上报各企业的机床产量,并列规格型号,经与计划本子一一核对,主要是来料加工产量大,故决定增报计划内和计划外二个产量指标,由于处理及时得当,领导较满意。至于具体计算问题,经调查后,提出了一些处理方法。此后又发现其他工业产品也有类似问题(如自行车),都一一提出了统计方法。
  6、组织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的圆满完成
  此次普查从1984年开始,历时三年多,我采取上午在普查办上班,下午回局(因局负责人少)处理业务。由于大家共同努力,各地大力支持配合(注:江苏常州是全国的试点省市,大型会议特多、特忙),江苏的工业普查很有特色,在全国颇有声誉,多次获好评并获奖。
  7、组织完成《江苏统计志的编纂工作》
  在离岗退休前夕,欣然接受了《江苏统计志》编纂任务。在前无古人,一片空白的情况,采取向省外取经,依靠处室,发动全体,侧重当代,注意历史跨度,这部巨著只花三年多时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于1997年定稿交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
  8、发挥优势,为统计局建房筹资而奔波
  1980年恢复建局后,人员猛增,干部宿舍尤为困难,我虽然分管业务,不管行政后勤,但由于我在计划组时间长(后改计委),人头熟,人缘好,故除天津新村第一套宿舍是省政府办公会议特批外,其他如市农村、锁金村、马台街、风凰西街、热河南路等宿舍投资、多数是我争取来的,当然开始筹资较易,后来要多了,也有难度,最后多次去主任家里,还是一次又一次给面子解决。曹楷同志来局后,也做了大量工作,几块地皮,如热河南路、风凰西街、包括河西第一套宿舍地皮都是他争取来的。至于鼓楼二条巷的建设,主要是北京西路70号计算站要否移交,与人争执不下,后来决定另建计算站,其投资是樊伟同志与我去计委主任家里谈妥的,地皮是我去找市规划局长(因他原是市革委工交组与我较熟,其爱人是“文革”中市里唯一留下来搞统计的),划了一块鼓楼中心地带好地皮。二条巷几次追加投资是我去争来的。樊伟同志也尽了不少力。宿舍和二条巷三大材缺口,主要是钢材、木材,也是我去省物资局和冶金厅批来的。
  9、又如……
  10、再如……

  洁身自爱
  人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关键是洁身自爱。
  1、注意自己动手。多少年来,坚持自己动手,凡发言稿、讲话稿,全国会议传达稿,省会议总结稿和一些重要通知,都自己动笔,很少请人代劳。当然,我们不提倡事必躬亲,但自己动手,可多动脑子提高思维能力。这些稿件至今保持基本完整。
  2、要有自爱。在位20多年,有几件记忆犹新的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某市的一位副市长为统计数字,多次来我家,有一次带来一件相当珍贵的礼品,我当即拒收,并讲了三条意见,其一,要在全国帮助讲话,必须把礼品拿回去;其二,数字一定要改正;其三,今后要如实上报。他接受了我的意见。又如,有一次某市一位局长来我办公室谈工作,送我一个信封,称省局对我们支持很大,这是市里创收的,我当即婉言谢绝,再如……。
  3、要淡泊名利。有些老同志一心在工作上,在我53年进局时,他们就是中层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到离岗办手续,职务未动。还有些老同志在省局干了一辈子,能力较强,但职务不高,工资也很低。凡新中国成立后工作的,几十年来一般每月都只有50—60元钱。有的职务变了,但长期不按职务定薪(俗称升官不发财),直至1994年全国工改,才按职务定资。许多事都离不开时代背景,如1985年前厅局无权定处级干部(85年后才下放)。1995年后又实行巡视员制度,有些老处长可升为副厅级的助理巡视员,有些时间长的副厅长可升为正厅级巡视员。职务这个月升,工资下个月到位。现在有些同志看到我们就讲,你们太本分老实吃亏,你们是生产指挥组较早进厅局班子的……,这方面,我们无所企求与世无争。
  4、要与人共事。我在省局先后参加过五六个班子,与人共事,是人生的一种机缘,因此,一是有事要多商量,相互尊重。二是互相支持,遇到矛盾和问题,彼此包容,不计前嫌,不打内耗,故有人讲我调和,也有的讲我平衡,甚至讲我……,我听后一笑了之。三是相互帮助,能办到的,尽可能办,不出难题,不让人难堪,只有聚合力,才能谋发展。
  六十年,在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从人生言,是漫长的岁月。抚今追昔,祝我省统计工作有更美好的未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