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20年100多万亿;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2020年的17%左右,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百姓生活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我国人民的问题一去不复返了!
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受益者,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四十多年来,我的家庭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从衣着方面来看。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家的衣着基本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穿的衣服基本上是姐姐穿过的旧衣服,几乎没有穿新衣服的机会。全家所穿的衣服都是母亲和姐姐亲手裁剪和缝制的,款式和颜色比较单一,穿得最多的是格子衣服。父母的衣服也是穿了一年又一年,穿旧了、褪色了、洗破了都舍不得丢,缝缝补补再穿。记得我姐姐外出打工后带回一套蓝色工作服,父亲平时舍不得穿,村里有几户人家外出走亲戚时经常来借。全家人冬天常常是一件内衣、一件棉背心外加一件棉袄,根本买不起毛衣。我考上高中后,父亲给我几元钱让我去县城买件衣服,我在县城转了几圈,最后在一家二手服装店(一手成品服装买不起)买了一件带补丁的灰色“的确凉”裤子,开学时穿到学校居然有同学说我很“洋气”。去无锡上学时我所带的行李只有两条被子和几件换洗衣服,即使工作以后,由于工资比较低,又想贴补点家用,用于买衣服的钱也很少。1989年儿子出生时,我们两个人工资合计200多元,去掉60元保姆费后,日常开支捉襟见肘,汗衫短裤破了还要缝补,儿子的衣服有的是同事孩子穿过的,有的是我自己手工做的,过年过节才能买上新的。九十年代以后,经过几次工资改革,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可用于买衣服的支出逐渐增多,一件件长的短的、厚的薄的、职业的休闲的、彩色的素色的、中式的西式的漂亮衣服占满了家中的衣柜,每个季节都有数十件,并在不断增加中,用琳琅满目、五彩纷呈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带补丁的衣服早已不见踪影。
其次从吃的方面来看。小时候家里的口粮基本上是山芋、玉米和少量小麦。早饭、晚饭是在玉米或小麦稀饭里加上鲜山芋、胡萝卜或山芋干,有时候会有点小麦或玉米馒头,加上自制的咸菜;中午吃的蔬菜,则是自留地种的青菜、白菜、萝卜、南瓜、冬瓜、韭菜等,很少吃到鸡蛋、猪牛羊肉。家里养的鸡鸭鹅猪,一到出栏的时候就拿去卖,孩子上学读书、家里柴米油盐、人情往来等都指望它们。平时家里不来重要客人或过年是不会上街买菜的。父亲有个朋友,妻子早逝,他经常带着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儿子到我们家吃晚饭,每到这时,母亲就会去鸡窝中摸出几个鸡蛋,再到菜地里割上一把韭菜、摘上几个西红柿,做个韭菜炒鸡蛋或西红柿炒鸡蛋,再加上平时很少吃的小麦馒头或手擀面,我们就感觉是过年了,吃完晚饭后,他们还要步行4公里回家,看着他们一瘸一拐远去的背影,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直到现在还经常想起。为了改善全家生活,农闲时父亲经常用鱼网捕鱼,我就跟着背鱼篓,捕到大点的鱼,母亲就红烧给我们吃,小点的就晒成鱼干,等家中来客人或过年时吃。即便是过年,也就做上一碗红烧肉、一条红烧鱼和大白菜粉丝水饺而已。直到工作以后,我还是贫血。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想吃什么有什么,想买什么就可以买到什么,大型超市遍布农村乡镇,农贸市场各类瓜果疏菜、家禽肉类、冷菜海鲜、精米白面、鱼虾蟹等应有尽有。以前青黄不接时,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现在是操心每顿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怎样吃才能吃出健康;现在平时吃的饭菜比以前过年还丰盛,大多数人由原来的营养不良变成需要减肥或控制饮食。
再次从住的方面来看。小时候家里六口人,住在三间茅草屋里,只有朝南那面开一个小窗户,房间里整天黑乎乎的,每逢下雨还经常漏水,黄霉天家里总是湿漉漉的,衣服经常生霉,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后来托南京的知青回城时买了一台宝石花牌收音机,父亲最喜欢听评书和相声,这个爱好一直陪伴到他离开人世。由于没有电灯,只能点煤油灯,晚上做针线活或写作业时间长点,第二天鼻孔里都是黑的。八十年代初期家里东拼西凑盖起了三间瓦房,随后陆续盖起了小四合院,通了电灯、电话和自来水,小时候以为遥不可及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愿景在苏北最贫穷的农村都一一实现了。现在为了响应市政府搬迁号召,家中院子全部拆除,在乡镇买了一套安置房,前几年为了侄子上学,在县城还买了一套学区房。家中冰箱、彩电、洗衣机、网络、电话、空调、热水器一应俱全,祖祖辈辈的庄稼人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我们结婚时,单位住房紧张,三家住一套房子,一家一间,卫生间厨房共用,一家做饭,另一家只能在外面看,即使天气再热在家也要穿戴整齐,家里偶尔来人,只能借住别人家或打地铺,很不方便。1989年终于分到一套二居室的房子,1998年二居室换成三居室,一直住到现在。儿子结婚时帮他付了首付买了房,我们自己又在江北买了一套带电梯的养老房。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1989年的5平米,增加到85平米,相当于一人一套房。
最后从行的方面来看。小时候我生活的农村出了家门就是土路,走亲戚或赶集都靠步行,我们那里是黏土地,一到下雨,走起路来满脚都是泥巴,鞋与泥巴紧紧相连,每移动一步都特别费劲,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反应快的人手撑地,满手是泥,反应迟钝的人,直接倒地,雨天一身泥是常有的事;天晴后的土路高低不平,走路也要很小心、很费劲。记得中考那天,下了一天一夜的大暴雨,河沟里全是水,路面也是时隐时现,考场离家5公里,怕迟到走得比较急,不小心摔了一跤,幸亏右手及时撑地,才没有弄得一身泥水,起来后发现大拇指已不听使唤,来不及去医院复位,考试时只能用其他四只手指共同抓笔;早上起得早又要赶路,人很疲惫,直接在考场上睡着了,幸运的是我居然考上了高中。为了去县城看看,当我人还没有车高的时候,就学会了骑自行车,从此以后骑着我们组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上街赶集、走亲访友。这辆自行车也成为我们组的公共自行车,谁家儿子相亲、女儿出嫁、走亲访友等都来借,有时一天中有好几批人来借,当时农村自行车很少,更没有修车的地方,父亲备齐了所有的修车工具,任何问题自己都可以解决。离我家最近的石子路县道有三公里左右,这段路左边是灌溉水渠,右边是河道,有一年母亲牙根发炎导致鼻孔边上鼓出一个脓包,村里的医生水平有限,怀疑是肿瘤,父亲让我侄子开手扶拖拉机送他们去县城,然后乘车到南京来看病,当时刚下过雨,路上很是泥泞和湿滑,致使手扶拖拉机翻倒在河岸边,我侄儿肝脏破裂大出血,急救送到县医院切除了部分受损肝脏,花了2万元,万幸的是河边有两棵树挡住了手扶拖拉机继续向下翻滚,父母幸免于难,现在想起来都还后怕。2000年左右,江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随后又实现了村村通公交车,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乘上公交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田头也通上了水泥路。大部分家庭买了小轿车,电瓶车每家都有几辆,以前需要步行几个小时才能到县城,现在只要半个多小时,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以开着电瓶车和小轿车下田干活。以前从县城到南京一天就1-2班汽车,节假日回家,为了买到车票,需提前几天起早到车站排队,还不一定能买到,直到现在我还经常被没有买到车票的梦境吓醒。现在每天从县城到南京有许多班班车,想什么时候走都可以,去年还通了高铁,出行选择范围更广。自从买了轿车以后,我基本上自驾车回家,想那天走就那天走,想几点走就几点走,不到三个小时就可以到家了。
四十年多来,家庭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正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缩影,正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具体体现。党的历史事实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任何困难都压不倒、摧不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时代的核心力量。我们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