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入党11年的青年党员,也是一名与统计结缘的青年“统计人”,在统计这片大森林中,只是一粒不起眼的种子,却收获了太多助力生长的阳光、雨露。对于“统计”工作的认识,也正如种子一般经历了扎根、破土的生长,在点点滴滴的工作中,丰富了与统计的故事。
扎根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与“统计”的第一次相遇,自此迈出了丈量“统计”脚步。经济普查员培训是我接触统计的第一课,心中有期待、有责任,但对于普查的职责使命,还是有许多未知,对于统计工作的认知,也是在作为普查员的工作中逐渐丰富起来的。
在接受了普查培训后,我戴上了普查员证,开始了走街串巷的普查登记。尽管预想了可能遇到的困难,但还是挑战重重。我所在的社区企业数目较多,既有工业、批零、又有服务业、建筑业等,同时还集聚了大量个体经营户,给普查工作带来不小困难。为确保普查质量,我们宣传动员、细化分组,每天每项逐一检查核对,做到不漏查、不重查,确保信息真实可靠无遗漏。
从熟悉经济普查流程、到快速进入普查状态,再到圆满完成普查任务,我日益明白经济普查作为摸清国家家底的重大调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市镇统计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让我认识到没有一线统计人员的勤勉敬业就没有统计数据的精准可靠;底册录入、数据汇总、审核比对,让我懂得数据质量是经济普查成败的关键,更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经济普查员的工作告诉我,所谓“统计”,一边连着人间烟火,一边连着时代变迁;一边连着群众生活的“柴米油盐”,一边连着党委政府的决策研判。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在心中悄然扎根。
破土
社情民意调查是我与“统计”的正式结缘。居民阅读状况调查、复工复产政策满意度调查,市场主体和群众诉求调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公众满意度调查······一项项统计调查在我面前展开,开启了我的统计生涯。
生态文明建设公众满意度调查是我开展的第一个调查。当调查问卷铺开,当12340电话拨出,当一个个数据展现,“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的意义有了生动的注脚。正是这一张张统计调查问卷,一组组阿拉伯数字,一段段客观事实陈述,让我深入了解了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让我了解了社情民意调查对于促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参与争创“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行动队”的过程中,我领悟到作为一支党员先锋队,要扣民心、聚合力,才能更好铆足统计服务的动力;作为一名党员统计干部,只有讲政治、守初心才能更好服务调查对象。有了为民初心,问卷设计、电话访谈,都不再是枯燥的工作,屏幕上待分析的数据也不再是没有灵性的符号,而是汇集民智民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社情民意调查工作告诉我,唯有常怀敬畏之心,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在每一项统计调查任务、每一项统计工作职责中见精神、见品格。统计人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在心中破土。
生长
信息是统计工作三大职能之一,非常幸运有机会通过信息传播统计声音。统计系统数据多、覆盖面广,初入信息领域的我,一度沉迷于多角度、多案例、大篇幅,而冗长的信息往往让人摸不清重点主次。对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观点的过程,也让我对统计信息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统计信息是有效发挥统计职能、服务领导决策的重要途径,是反映统计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载体。做好信息工作不仅要及时将统计数据和调研成果转化为统计语言,要及时反映基层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现状困难,更要找准切入点、强化时效性,不断让文字表达“实”一点、调研选题“精”一点、分析内容“深”一点,才能更好发挥统计的“数库”和“智库”作用。
在信息岗位上的组稿、编发、调研、会商等工作历练让我看到了用调查数据准确及时反映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准确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的统计担当;当在信息岗位上看到一张张报表汇成民生,一组组数据变成分析,一篇篇报告获得批示,“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自豪感与使命感便油然而生。
统计信息工作告诉我,“统计”不仅是党委政府“参谋部”,是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更是联系人民群众“信息窗”。一粒种子虽然没有枝繁叶茂,但因为心怀热爱,相伴统计,才更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70年的今天,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骄傲地说着,你好,我是统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