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新形势,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战胜挑战、化危为机,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呈逐步回升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平稳回升,运行质态好于全省工业水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全年同比增长7.7%,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其中:内资企业产值同比增长8.8%,增幅高于外资企业2.5个百分点,占比达60.1%,比2019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产值均继续保持增长,增幅达7.4%、8.0%、8.8%,分别比上年提高0.9、1.9、5.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6.5%,比2019年末提高2.1个百分点。
二是前瞻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科技创新产出不断提升。2020年,全省专利申请达75.17万件,同比增长26.5%;专利授权达49.92万件,同比增长58.8%;企业专利申请61.24万件,专利授权41.98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9.9%、68.3%,占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81.5%、84.1%。截至12月底,全省PCT专利申请0.96万件,同比增长44.8%,有效发明专利29.16万件,比上年增加4.88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14件,比上年增加5.98件,居全国省际第一。
三是高企贡献份额不断提升,产业创新高地作用不断凸显。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数量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26.9%的规上高企,实现了规上工业38.3%的产值、50.0%的利润、68.7%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产值份额比上年提升9个百分点,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
四是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根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我省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2779.5亿元,位列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对118家重点企业开展了研发情况统计。从汇总数据看,2020年全省重点企业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专利申请数及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继续保持较快增速,为实现企业营业收入较快增长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五是抓住机遇化危为机,政策扶持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全省各地区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南京市连续四年召开创新名城建设大会并制定出台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市委一号文件,近三年市区两级共投入200多亿元用于创新名城建设,对企业、人才、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产生了有力的激励效应。扬州市突出政策激励,坚持用硬投入打造软环境,制定出台科技创新28条、知识产权13条等政策举措,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市本级科技专项资金首次突破7亿元。连云港市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和科技创新,推出“暖企22条”等系列措施,为企业减免税费61.5亿元。医药领域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迅速,全市新增16个药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1类新药5个,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02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继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科技保障能力,努力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