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13-07-23 10:24 来源:统计宣传处

  主持人(肖学亮):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受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肖泉先生委托,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我主持,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联络处处长肖学亮。今年上半年,江苏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相关统计数据已由国家统计局核定。今天,我们召开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出席发布会的有: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刘兴远先生,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副总队长仲柯先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请省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刘兴远先生发布新闻;二是请记者朋友们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现在,请刘兴远总统计师发布新闻。

  刘兴远: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突出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大力实施“八项工程”,全省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主要指标稳定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有所提高。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76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825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1603亿元,增长9.7%。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夏粮总产实现“十连增”。全省夏粮作物播种面积3579.8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亩产334公斤,增长4%;总产量1195.8万吨,比上年增加52.3万吨,增长4.6%。夏粮总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增10年,亩产达历史最高水平。全省油菜籽总产量达113.3万吨,比上年增加4.14万吨,增长3.8%,为4年来最高水平。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上半年,全省生猪和羊出栏量分别为1559.3万头、360.2万只,增长0.1%、1.6%;猪肉、羊肉产量分别增长0.3%、1.8%。受禽流感疫情影响,上半年家禽出栏量31005.9万只,同比下降8.6%,禽肉产量下降9.4%。

  二、工业生产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民营、私营工业较快增长,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4.4%、15.2%、16%。重点企业运行平稳,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9203.7亿元,增长7.7%。全省40个工业大类行业有33个行业产值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2.3%、汽车制造业增长26.4%、医药制造业增长21.1%。高新技术产业较快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3%,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8.1%,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医药、汽车、仪器仪表等先进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1.1%、26.4%和24.5% 。分产品看,上半年列统的403种产品中有22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企业效益情况有所改善。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761.3亿元,增长11.7%;利润总额2580.9亿元,增长19.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发展较快

  上半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676.7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42.2%,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99.1亿元,增长6.6%;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579.7亿元,增长13.4%;房地产业增加值1343.4亿元,增长14.2%。上半年,全省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1.9%,比一季度提高5.8个百分点;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5.5%;规模以上港口货运吞吐量增长11.1%,比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上半年,服务外包执行总额增长38%,预计科研服务业、物流业、软件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8%、30%和32%左右。

  四、投资保持高位稳增

  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57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386.4亿元,增长1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4.3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投资8449.9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投资8012.8亿元,增长22.6%。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8440.5亿元,增长18.4%。部分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民间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等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3.3%、41.4%、30.3%和32.7%。民间投资11315.8亿元,增长22.3%;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8.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13.6%,同比回落1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1.8%降至11.2 %。服务业投资增长加快、占比提升。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增长22.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48.5%,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支撑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上半年全省新开工项目个数17936个,增长11.3%,其中亿元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15%,完成投资增长19%。商品房销售增长较快,但增速逐步回落。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8.2%,比一季度回落14.6个百分点。

  五、消费品市场增势平稳

  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9.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61.4亿元,增长11%,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0.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9025.8亿元,增长12.9%;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13.6亿元,增长13%。分商品类值看,家具、建材、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24%和10.9%,石油及制品、汽车类分别增长10.7%、12.9%,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1.8%。

  六、出口低速增长

  上半年,全省实现进出口总额2600.5亿美元,同比下降0.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565.4亿美元,增长2.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9个百分点;进口总额1035.2亿美元,下降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3个百分点。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快于加工贸易。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678亿美元,同比增长6%;加工贸易出口739.7亿美元,同比下降7.7%。私营企业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出口额451.7亿美元,增长27%,增幅高于全省24.9个百分点。相对于传统市场,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市场出口额分别为267.8亿美元、309.6亿美元、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4.9%、0.6%、-4.3%。对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额分别为157.4亿美元、46.6亿美元,增长13.4%、7.3%。

  七、财政金融平稳运行

  上半年,全省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68.8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税收收入2756亿元,增长14.8%。主体税种普遍增收,上半年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6%、18.6%、2.6%、13.5%。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81.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48万亿元,同比增长15.5%;比年初新增9302亿元,同比多增1568亿元。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8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年初新增4277亿元,同比多增365亿元。

  八、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8元,同比名义增长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薪收入11586元,增长8%;经营净收入1825元,增长4.7%;财产性收入391元,增长9.7%;转移性收入4527元,增长7.8%。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490元,同比增长9.3%。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8181元,同比名义增长1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4492元,增长11.6%;家庭经营收入2566元,增长9.6%;财产及转移性收入1123元,增长12.1%。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6667元,同比增长11.8%。

  九、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涨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价格指数“六升两降”:食品涨3.4%、衣着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涨0.9%、居住涨2.3%、烟酒跌0.7%、交通和通信跌0.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3.3%,油脂价格上涨2.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7%,鲜菜价格上涨0.1%。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跌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跌3.5%。

  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上半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10.2%、11.9%、和12.2%,其中苏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12.8%和14.5%,其中苏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6%、18.6%和19.3%,其中苏北高于全省平均6.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8.8%、21.1%、22.9%,其中苏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上半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3%,高于全省平均7.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总体看,上半年全省经济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增长仍处在合理区间,但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矛盾增多。下一阶段,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正确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关系,在经济增长平稳的基础上,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切实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主持人:谢谢刘总。各位记者朋友可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记者:我是新华日报的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刘总。第一个问题是上半年经济总体平稳,但上半年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如何看待这一形势,请您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我也注意到最后在总结陈述的时候,刘总说到江苏经济仍然在合理运行的区间,从全国来讲,现在大家比较关注合理区间的下限,其中之一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江苏来讲有没有考虑过它的合理运行区间?就经济增速来讲有没有一个下限?另外一个问题,三驾马车上半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怎么样,其中消费在缺少突出增长点的情况之下,下半年能不能更多的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

  刘兴远:谢谢你的提问,关于如何看待当前江苏经济形势,我刚才发布了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的一些基本情况,从这些基本情况和数据所折射的经济意义来看,上半年我们江苏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指标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质量在明显提高。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和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成为打造江苏经济升级版的一个重要力量。具体可以用三句话概括。

  第一句话是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增长处于合理区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半年江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较好。上半年江苏经济增长9.6%,比一季速仅回落了0.1个百分点。从去年以来六个季度的经济增速来看,都在9.6%到10.1%这个区间运行,上下落差只有0.5个百分点。主要指标的增长也比较平稳,今年以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度累计增速在11.4%左右运行,上半年增长11.3%,仅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今年以来一直在20%以上的较高位势上平稳运行,上半年比一季度还回升了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增长12.9%,比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夏粮总产实现“十连增”,亩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从这些指标反映的情况来看,今天以来江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是比较好的。二是江苏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比较好。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和就业、物价基本相适应。就业是衡量经济运行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得益于保障和改善民政策措施的实施,特别是促进就业各项措施发挥的重要作用,就业总体状况比较稳定。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口63.8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8万人,六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3.11%,继续保持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企业用工基本稳定,大多数的企业用工没有减少,有的企业还有增加。从物价涨幅的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无论是月度还是累计涨幅都在2%左右,上半年CPI涨幅2%,主要指标增速稳定,就业稳定,物价涨幅也比较稳定,说明整个经济运行比较稳定,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第二句话是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发展加快、占比提高,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7%,比GDP增长快0.1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2.2%,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6.3%,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1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十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9.4%。二是需求结构有所改善。初步测算,上半年全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1%,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4%,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部分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服务业的投资增长都比较快。三是民营经济显现活力。无论是民营工业还是民营企业出口、民间投资,增长都比较快,占比也在进一步提高。四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同比增长2.2%,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发展进一步放缓,上半年全省关停了81家企业的落后产能。这说明江苏在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五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三大区域继续保持“南稳北快”的格局,苏北和沿海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句话是经济增长稳中提质,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江苏突出强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上半年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改善。这主要体现在三大收入方面:从民生改善方面看,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并且农民收入的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从财政收入来看,今年以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从年初的6.8%逐步提升到上半年的13.2%,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占比达81.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运行质量在提高;从企业收入来看,企业效益今年以来逐步改善,由于不少企业在增强自身素质上下功夫,竞争力提高,加上去年的基数比较低,今年1—5月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9.1%,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在减少,亏损企业亏损额在下降。

  应该说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江苏经济能够取得9.6%的增长,并且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两个百分点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虽然部分指标增长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对于刚才你说放缓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个是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世界经济已经从金融危机之前的较快发展期转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复苏动力不强,虽然美国、日本今年以来的经济有所起色,但复苏进程比较艰难。欧盟已经连续多个季度经济处于负增长,进入深度衰退期。这些主要经济体投资需求都比较低迷,影响全球贸易量的增长。欧美日都是江苏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其需求低迷对外向度比较高的江苏经济来说必然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是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当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比较成本优势的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等各种因素,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在所难免。一些主要工业化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也是这样,他们在经历二十到三十年的增长以后,也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速增长。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后,现在增长的环境、条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一些结构性的减速也是正常的,符合经济转型期的基本特征和经济规律。同时,当一个经济体基数越来越大的时候,不可能永远高速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有其必然性。

  三是经济增长回落也是我们主动调控的结果。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本轮宏观调控国家并没有采取大规模的短期投资刺激政策,而是立足于长远,出台了一些有利于今后长远发展的政策措施,重在调结构、促转型。江苏在发展导向上也更加突出质量效益,从发展的思路、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等方面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如抓好高端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层次。

  以上情况说明,目前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环境复杂严峻的因素,有目前我们到了不依靠转型升级就不能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特定阶段的原因,也有主动调控的原因。但不能就此对经济增长失去信心,要看到目前的速度,无论从我们自身的发展支撑条件、还是实现远景目标来看,都是一个合理的速度。而且适度的增长速度有利于遏制需求的过度扩张,有利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化解当前的一些风险,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一个适度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能够为调结构创造宽松的空间,同时调结构、促转型又为稳增长提供了动力。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各方面的注意力追求有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上来,彰显了江苏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决心。

  第二个问题,关于消费需求的问题,今年以来在改善投资和消费关系的政策措施引导下,需求结构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今年上半年全省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0.1%,拉动经济增长4.8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呢?体现了我们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消费需求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为外需严重不足而导致的一些不利影响。从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来看,今年以来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的大众消费平稳增长,说明消费的增长更实在。由于政府采取了很多扩大消费的措施,比如国家鼓励信息消费、加快棚户区的改造等一系列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对激发消费需求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预计下一步消费需求还会保持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

  主持人:谢谢刘总的详细解答。

  记者:我们上半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名义增长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的增长是多少。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居民收入增速要跟GDP相匹配,但实际上今年可能这个收入这块还是没有能够跑过GDP,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另外,在居民消费价格这块,同比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是下面这个价格指数有是六升两降,但是老百姓的改善,特别是今年房价这块的拉动因素,可能老百姓的感受还是和数据有一些不是很匹配,能不能请您解释一下。谢谢。

  仲柯:谢谢你的提问。

  你第一个问题是居民收入增速的问题。应该讲,刚才发布的时候也讲了,我们GDP是9.6%,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17068元,增长9%,农村增长11%,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分别为7%和8.5%,但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数,农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数。从这三个数,GDP增长速度,城镇和农民居民的增速是很匹配的,体现了十八大提出的两个同步,一个是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匹配,第二是劳动报酬和经济效益相匹配。省委、省政府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同时,狠抓民生幸福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提高低收入者低保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等,整个的速度还是在一个稳定、合理的范围,而且中低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刚才刘总在说的时候讲了,我们中位数虽然低于平均数,但城乡居民中位数增长是高于平均数的增长,分别是9.3%和11.8%,高于平均增长0.3和0.8个百分点。

  第二个问题,你讲到消费价格的问题,为什么感受不一样,这和普通百姓不熟悉统计调查方法有一定关系,房价是不直接纳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上半年部分和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分类确实涨幅较大,比如牛肉涨25.5%,各月度价格指数也有所波动,3月最低,为101.5,6月最高,为102.6,但整个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位运行,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记者:我想请问一下,关于今年上半年江苏工业用电量和外资的情况,这个上面好象没有。

  刘兴远: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今年年初以来是逐步上升的态势。目前外资数据还没有掌握,你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出来以后告诉你。

  主持人:时间关系,发布会就到这里,有什么问题会后可以跟我们统计局联系,有一些数字不清楚的可以继续跟我们联系。谢谢大家。


【打印此页】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分享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