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苏省开发区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江苏省统计局
二○○七年四月三日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发区发展的关键之年,在宏观环境偏紧、引资难度加大、区域竞争加剧的条件下,全省开发区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集约开发,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创新中谋求发展,开发区建设保持了健康的发展态势,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加大。
一、综合
全省开发区完成业务总收入33392.31亿元、财政收入1129.68亿元、税收收入1009.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0%、34.7%和36.3%。国家级开发区完成业务总收入14654.2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97.66亿元,完成税收收入454.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30.6%和28.1%。
全省开发区期末从业人员564.13万人,其中工业从业人员436.37万人,外籍人员3.87万人,同比分别增加13.8%、24.4%和53.2%。国家级开发区期末从业人员176.31万人,其中工业从业人员138.11万人,外藉人员1.76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5.6%、28.3%和18.9%。
二、工业经济
全省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763.3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060.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1%和47.4%。国家级开发区实现总产值10851.5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714.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和31.3%。
全省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5475.34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增加值3799.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和47.3%。国家级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221.14亿元,其中主导产业增加值1550.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和26.5%。
三、固定资产投入
全省开发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98.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107.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7%和58.6%;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59.32亿元,同比增长19.9%。国家级开发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2.1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65.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和22.7%;完成基础设施投入229.34亿元,同比增长12.8%。
四、投资促进
全省开发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075家,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商务部确认数)138.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4%和46.6%。国家级开发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43家,同比下降2.9%,完成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商务部确认数)61.52亿美元,同比增长33.6%。
全省开发区新增内资企业24100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981.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4%和41.7%。国家级开发区新增内资企业10069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432.2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7.6%和1.2%。
五、对外贸易
全省开发区完成进出口总额2095.7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32.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4%、31.2%。国家级开发区完成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分别为1578.92亿美元和848.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5%和32.1%。
六、科技进步
全省开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2823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总收入9105.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7%和49.9%。国家级开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270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总收入5214.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34.8%。
全省开发区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108家,中心(孵化器)内共有3342家企业,区内有研发中心1686家,同比分别增长86.2%、13.4%、47.4%。
七、可持续发展
全省开发区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综合能耗为1.0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1%。国家级开发区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综合能耗为0.6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7%。
全省通过ISO14000认证的开发区有66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全部通过认证。
八、出口加工区建设
全省出口加工区基础设施投入7.58亿元,同比增长83.9%;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9家,实际到帐注册外资额11.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和107.4%;完成进出口额405.97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37.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5%和73.3%。